|
systemd-boot来自Archlinux:
例:安装到U盘上,U盘为FAT32,/dev/sdb
启动到arch
挂载U盘到/mnt
#mount /dev/sdb /mnt
安装EFI到U盘
#bootctl --path=/mnt install
这时U盘(也就是/mnt)里会有EFI和loader两个文件夾,
#cd /mnt/loader
#nano loader.conf
代码:
default arch ##默认加载的配置文件 (不含 .conf 后缀); 可以使用通配符 arch-*
timeout 4 ##启动选单的超时时间,如果不设置的话,启动选单只有在你按住Space键时才显示.
editor 0 ##是否允许用户编辑内核参数. 1 (默认值) 是允许, 0 是阻止. 因为用户可以通过 init=/bin/bash 来绕过root密码并获得root权限,建议设置成0.
bootctl 会在 loader/entries/*.conf 搜索启动选项– 一个文件中只能包含一个启动选项,下面是参数列表:
title – 必须选项. 系统的名称.
version – 内核版本,只在有多个title 时需要.
machine-id – 通过 /etc/machine-id用于区分不同设备的名称, 只在有多个title 和 version 时需要.
efi – 要启动的EFI应用程序的位置,以 ($esp) 为相对路径,; 例如 /vmlinuz-linux. 需要此选项或是 linux 的一项.
options – 传递给EFI应用程序的参数,可选.但如果你要启动linux,至少需要 initrd=efipath 和 root=dev选项.
要启动linux,你还可以指定 linux path-to-vmlinuz 和 initrd path-to-initramfs;这会自动转换成 efi path 和 options initrd=path – 这个语法只是为了方便,在功能上并没有区别.
一般的安装选项
这是一个根分区既不在LVM逻辑卷又没有加密时的配置选项:
$/loader/entries/arch.conf
title Arch Linux
linux /vmlinuz-linux
initrd /initramfs-linux.img
options root=/dev/sda r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