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投放广告、加入VIP会员,请联系 微信:wuyouceo
查看: 2918|回复: 1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ultiOS-USB 初步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28 10:40: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到了启动软件 MultiOS-USB 的介绍:


http://bbs.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4229


简单来说,它是和 Ventoy 类似的软件。我就把它安装到 U 盘,初步评估了一下,看看有
什么优缺点。

1、它采用 GPT 分区结构,这算是优点还是缺点?我觉得,对于不支持 GPT 的老电脑,这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比如说,由于找不到 U 盘上的 MBR 分区(Volume 卷)信息,主板有可能不承认 U 盘为合法启动盘,从而拒绝从 U 盘启动。但也有可能歪打正着,使得启动成功率比 MBR 分区结构还要高。当然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空口说,都是瞎猜,都不算数。
2、我拷贝了 gmy 的那个 EFI.iso 到 ISOs 文件夹下,它不能显示相应的启动项。这方面的工作,它不如 Ventoy 做得细致。它只能支持它的官网列出的那些 iso 文件。这个缺点也是相当严重的,说明基础工作还很不完善。

但它也有优点。貌似它的布局比较自由,有可能把它改造成“第二启动”—— 就是说,让别的启动软件作为第一启动,然后再用链式加载的方法来启动它。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5 收起 理由
cuicongyuan + 5 赞一个!感谢不点大师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132#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YWFhYmJi 发表于 2025-2-13 15:59
修改了ubuntu24.10 livecd initrd里的scripts/casper-helpers脚本,尝试使用ntfs3挂载,但是直接挂载失败 ...

谢谢测试指导,提供信息。

我是live USB用途,如果casper脚本需要改的话,那么重新编译(initrd)就必须了。
ext4分区不需要这些步骤,相对简单些,但其在win下的直接访问还需要测试完善,
最近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NTFS分区使用暂时没时间验证了,等以后再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afei 于 2025-2-16 18:53 编辑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7 17:36
后面版本我改下试试。

L大,我一直是ventoy+grub4+grub2fm合盘使用的,在使用中发现经grub4菜单引导ventoy,然后再用ventoy启动ISO镜像,此时WinPE的分辨率为grub4菜单设定的分辨率,这样不用改ISO镜像的BCD就可以解决分辨率低的问题。经测试,如果将grub4菜单设为自动分辨率这样转启ventoy后再启动PE即为电脑最佳分辨率。
    经对比,grub2设定的分辨率只能影响其菜单界面对PE不启作用。由此可以看出grub4在影响PE分辨率方面比grub2有特别之处,不知这方面能不能借鉴改善下。

补上grub2与grub4引导同一PE启动后分辨率不同的测试图:
1-1.grub2-分辨率1024x768


1-2.grub2引导启动PE-分辨率640x480


2-1.grub4-自动分辨率


2-2.grub4引导启动PE-分辨率1920x1080(电脑推荐分辨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25-2-14 17:33:22 | 只看该作者
经测试,在linux-modules-extra包中含有ntfs3内核模块,不需要重新编译linux内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25-2-13 15:59:54 | 只看该作者
wuwuzz 发表于 2025-2-12 07:15
又测试了最新原版ubuntu V24.041、V24.10,确认大ISO放在exFAT分区不行,isoscan找不到。
其casper处理i ...

修改了ubuntu24.10 livecd initrd里的scripts/casper-helpers脚本,尝试使用ntfs3挂载,但是直接挂载失败了(提示No such device)。又重新编译了内核(用的ubuntu官方6.11.11内核的源码),直接在内核里添加ntfs3就成功了,关机也不会卡死,后台也没有mount.ntfs的进程。稳定性和速度还没有测试。
  1. --- casper-helpers.bak
  2. +++ casper-helpers
  3. @@ -182,7 +182,11 @@
  4.          mount -o bind $(where_is_mounted ${dev}) ${mountp} || panic "Cannot bind-mount"
  5.          return 0
  6.      else
  7. -        mount -t $(get_fstype "${dev}") -o "${opts}" "${dev}" "${mountp}"
  8. +        devfstype=$(get_fstype "${dev}")
  9. +        if [ "$devfstype" == "ntfs" ]; then
  10. +            devfstype="ntfs3"
  11. +        fi
  12. +        mount -t $devfstype -o "${opts}" "${dev}" "${mountp}"
  13.          ret=$?
  14.          if [ $ret -ne 0 ]; then
  15.              log_warning_msg "Cannot mount ${dev} on ${mountp}"
  16. @@ -372,6 +376,7 @@
  17.      modprobe jfs
  18.      modprobe vfat
  19.      modprobe fuse
  20. +    modprobe ntfs3
  21.      [ "$quiet" != "y" ] && log_end_msg "...devs loaded..."
  22.      touch /dev/.initramfs/lupin-waited-for-devs
  23. }
复制代码

点评

谢谢测试指导,提供信息。 我是live USB用途,如果casper脚本需要改的话,那么重新编译(initrd)就必须了。 ext4分区不需要这些步骤,相对简单些,但其在win下的直接访问还需要测试完善, 最近时间都花在这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25-2-13 14:2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WFhYmJi 于 2025-2-13 14:30 编辑
wuwuzz 发表于 2025-2-11 08:49
有2点:
一、宣称≠实际。NTFS3波折很多,最新ubuntu V24.X(6.11内核)还在用NTFS-3G。
二、配置不当。 ...

最新ubuntu24.10的文件管理器打开ntfs分区已经默认是使用ntfs3挂载了,但mount自动识别文件系统和initrd里面还是使用的ntfs-3g,除非在挂载时指定使用ntfs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25-2-12 07:1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wuzz 于 2025-2-12 07:59 编辑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11 09:43
也可以使用 exfat 文件系统,最新的Linux内核中的exfat 驱动已经很稳定了,包括ubuntu 等很多系统已经默 ...

又测试了最新原版ubuntu V24.041、V24.10,确认大ISO放在exFAT分区不行,isoscan找不到。
casper处理initramfs-tools/scripts片段如下,疑似遗漏了exFAT支持。

is_supported_fs(){
    [ -z "${1}" ] && return 1
    case ${1} in
        ext2|ext3|ext4|xfs|jfs|reiserfs|vfat|ntfs|iso9660|btrfs|udf)
            return 0
            ;;
    esac
    return 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25-2-11 10:17:36 | 只看该作者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11 09:43
也可以使用 exfat 文件系统,最新的Linux内核中的exfat 驱动已经很稳定了,包括ubuntu 等很多系统已经默 ...

前些天,当大ISO放NTFS不理想的时候,我当时已经挑了几个Ubuntu(衍生版)
试了放在exfat分区上行不行,表现比NTFS还不堪(有时连ISO都找不到),
加上对exfat不安全担忧(非正常关机容易出错),就没再继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25-2-11 09:43:29 | 只看该作者
wuwuzz 发表于 2025-2-10 22:27
感谢L版的指导!

NTFS驱动的这个情况,我搞不定,今天决定放弃了。让Linux以后自己升级,修复BUG后再 ...

也可以使用 exfat 文件系统,最新的Linux内核中的exfat 驱动已经很稳定了,包括ubuntu 等很多系统已经默认启用了 exfat 驱动。

点评

又测试了最新原版ubuntu V24.041、V24.10,确认大ISO放在exFAT分区不行,isoscan找不到。 其 initramfs-tools/scripts片段如下,疑似遗漏了exFAT支持。 is_supported_fs(){ [ -z "${1}" ] && return 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2 07:15
前些天,当大ISO放NTFS不理想的时候,我当时已经挑了几个Ubuntu(衍生版) 试了放在exfat分区上行不行,表现比NTFS还不堪(有时连ISO都找不到), 加上对exfat不安全担忧(非正常关机容易出错),就没再继续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1 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5-2-11 08:49:45 | 只看该作者
YWFhYmJi 发表于 2025-2-10 23:22
NTFS不是有linux内核驱动了吗?
官网文档:docs.kernel.org/filesystems/ntfs3.html
ntfs3驱动来源应该 ...

有2点:
一、宣称≠实际。NTFS3波折很多,最新ubuntu V24.X(6.11内核)还在用NTFS-3G。
二、配置不当。即使核心NTFS驱动功能完备,但周边配置不当,还是会造成其他问题。
例如:我遇到的shutdown/reboot循环死机问题,应该是loop0设备卸载(算是NTFS周边)
没处理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5-2-10 23:22:09 | 只看该作者
wuwuzz 发表于 2025-2-10 22:27
感谢L版的指导!

NTFS驱动的这个情况,我搞不定,今天决定放弃了。让Linux以后自己升级,修复BUG后再 ...

NTFS不是有linux内核驱动了吗?
官网文档:docs.kernel.org/filesystems/ntfs3.html
ntfs3驱动来源应该是Paragon Software Group:github.com/Paragon-Software-Group/linux-ntfs3/tree/master/fs/ntfs3

点评

有2点: 一、宣称≠实际。NTFS3波折很多,最新ubuntu V24.X(6.11内核)还在用NTFS-3G。 二、配置不当。即使核心NTFS驱动功能完备,但周边配置不当,还是会造成其他问题。 例如:我遇到的shutdown/reboot循环死机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1 08: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5-2-10 22:27:38 | 只看该作者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9 19:00
由于Linux内核自带的NTFS驱动几乎是不可用状态。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挂载NTFS文件系统的方式都 ...

感谢L版的指导!

NTFS驱动的这个情况,我搞不定,今天决定放弃了。让Linux以后自己升级,修复BUG后再试。
目前的替代方案是,在U盘上开EXT4分区,拷贝存放大ISO。grub2支持EXT4分区,可以正常
找到启动大ISO。


点评

也可以使用 exfat 文件系统,最新的Linux内核中的exfat 驱动已经很稳定了,包括ubuntu 等很多系统已经默认启用了 exfat 驱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1 09: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25-2-9 19:00:54 | 只看该作者
wuwuzz 发表于 2025-2-9 17:56
Bingo! Ubuntu ISO放在NTFS分区上问题多多。

[我的环境是grub2、以持久化方式做Linux to go。U盘2个分 ...

由于Linux内核自带的NTFS驱动几乎是不可用状态。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挂载NTFS文件系统的方式都是使用 FUSE+NTFS3g。
fuse的方式具体可以搜索一下相关介绍文档,这里不再赘述。
fuse的方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一个用户态的应用进程配合才能完成,而其他内核原生支持的文件系统(FAT32/ext/xfs等)都是内核直接挂载即可,不需要用户态进程的配合。
这里就自然带出来两个问题:
1、性能损失,fuse的方式访问文件系统需要从内核到用户态再到内核这样绕一圈,天生就存在性能损耗。
2、用户态进程的稳定性问题。上面说的fuse的方式需要配合用户态一个应用进程才能完成,这个进程的稳定性就直接关系NTFS系统挂载后的稳定性,
     而NTFS里面的ISO文件又是当前系统的核心,这样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都压在这一个进程上面了。一旦这个进程有问题,比如运行慢、不稳定、崩溃、被Kill等,系统直接就挂了。


你这个问题应该就是在reboot/shutdown的时候,先把这个用户态进程给关闭了,导致系统出问题。
具体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但是我觉得即使通过某种方式规避了、让这个用户态进程保持不被kill,这个系统运行起来仍然是不稳定的,性能也不好,不建议这样使用。


Ventoy的 持久化方案,虽然也不完美,但相比这种形式不管是性能上还是稳定性上都是要好的。



点评

感谢L版的指导! NTFS驱动的这个情况,我搞不定,今天决定放弃了。让Linux以后自己升级,修复BUG后再试。 目前的替代方案是,在U盘上开EXT4分区,拷贝存放大ISO。grub2支持EXT4分区,可以正常 找到启动大ISO。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0 2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5-2-9 17:5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wuzz 于 2025-2-9 18:11 编辑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5 22:37
其实对于Linux类系统,是通过“虚拟盘” map的方式启动还是通过 loopback 的方式启动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

Bingo! Ubuntu ISO放在NTFS分区上问题多多。

[我的环境是grub2、以持久化方式做Linux to go。U盘2个分区,FAT32分区放vmlinuz、initrd、持久化文件casper-rw
(或writable),NTFS分区放Ubuntu ISO。ISO放NTFS分区是被逼无奈,因为最新V24.04、V24.10的ubuntu(或衍生版,下同)
ISO大于5G,无法再放在FAT32分区]

除了L版提到的initramfs要有NTFS驱动,使得进入ubuntu后能“继续”找到ISO,让启动过程顺利
进行下去外,还有其他新问题--即使有NTFS驱动引导成功、正常进入了ubuntu,也不代表万事大
吉。因为在最后shutdown或reboot时,会进入:blk_update_request: I/O error, dev loop0,
sector 0 op 0x1(write) 死循环,不能正常关机或重启。

这个问题已困扰我多天,迟迟找不到解决办法。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我拿其他ISO<4G的旧版
做过测试,放在FAT32分区没问题,放在NTFS分区就出现相同I/O error。经查国外网站,五花
八门的旧信息,但根源指向明了:Linux卸载顺序不对,shutdown提前kill了ntfs驱动,导致
无法写。在旧版Linux上,需要在某个init脚本中执行pidof mount.ntfs >> /run/
sendsigs.omit.d/ntfs_3g语句,记录ntfs驱动进程号(声明例外),阻止提前kill ntfs驱动。

新版ubuntu使用systemd,我不熟悉,不知道该如何改。DeepSeek给的方法是:建立新的
system service服务,在shutdown/umount之前,执行上述sendsigs语句。我按照提示建立了
这样的service,也enable、start了,但无效,出错依旧。

不知L版和诸位读者,有无解决办法建议?


点评

由于Linux内核的NTFS驱动几乎是不可用状态。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挂载NTFS文件系统的方式都是使用 FUSE+NTFS3g。fuse的方式具体可以搜索一下相关介绍文档,这里不再赘述。 fuse的方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9 1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5-2-8 21:09:46 | 只看该作者
MultiOS-USB尝试把它安装到硬盘ESP分区里,变成硬盘版-成功。


1.PE.ISO的显示,感谢W大的自定义winpe菜单,非常完美成功显示了\ISOs里面能支持的PE。
2.
例如:L大的Pe里面的\sources\BOOT.WIM大写,是无法在菜单上显示的,修正小写后,便能成功显示并启动成功。
例如:KO大的PE,3个版本都非常顺利的启动。
例如:K大的PE,因多样化且版本众多,制作方式也有不同,就容易出现有些成功有些启动失败。启动失败的问题W大已修正并启动成功-几乎所有版本。
3.H3大的ISO综合版,可惜无法显示。
4.ATI版的ISO,可惜无法显示。
5.Wim可以显示菜单上,可惜无法成功启动。这是最遗憾,这功能至今还是有需求性。
6.ISO无法分区分类的排列搜寻,只能定点式\ISOs,少了这功能真的差很多。还好可以跨分区搜寻到\ISOs仅存一点功能。
7.以上3~6项是初步测试结果,也许是功能不会设定造成,期望能有更多开放功能更新,让用户能方便使用,使用者大都是低阶程度,让动手自定义功能,真的无法了解其中用途功能的操作模式,实用价值无法发挥极致。
8.虽然功能没达到要求的那么完美,但是启动过程非常滑顺快速,作品值得肯定与鼓励,期待再接再厉。
9.可支持的ISO看官方公告,测试告一段落,结束测试。感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5-2-8 12: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zhaoyzz 于 2025-2-9 07:29 编辑

MultiOS-USB_windows_image_v0.9.6测试体验
1、他的主要精力估计98%以上都在启动linux发行版。
2、在windows下面安装还需要借助rufus、etcher这样子的软件写入,然后还要新建卷、拷贝文件,不如ventoy这样子的“一站式”写入方便。
3、对于PE支持较差,PE.ISO名字都不能显示,只能显示一个HBCD_PE_x64.iso这样子的名字的PE,其他的PE无法显示并启动。而且PE.ISO中boot.wim所在的目录和名字(loop)/sources/boot.wim都被写死了,导致的结果就是适用性很差,对于国内的PE,很多都不能直接支持,就像wintoflash说的那样,没有一个兜底的方案启动PE.ISO。
H:\MultiOS-USB\config\windows\windows_iso.cfg
iso_pattern="Win1*_*_x64*.iso"

for isofile in $iso_dir/$iso_pattern; do
        if [ -e "$isofile" ]; then
                regexp --set=isoname "$iso_dir/(.*)" "$isofile"

                menuentry "$isoname" "$isofile" --class=windows {
                        if [ "${grub_platform}" != "efi" ]; then
                                rmmod iso9660
                                drivemap -s (hd0) (hd1)
                        fi
                        echo Loading boot.wim... This may take some time
                        iso_path="$2"
                        save_env iso_path
                        LOOPBACK "$iso_path"
                        $wimboot_kernel /MultiOS-USB/tools/wimboot-*/wimboot.x86_64 quiet
                        $wimboot_initrd newc:boot.wim:(loop)/sources/boot.wim \
                                                        newc:mountIso.exe:/MultiOS-USB/tools/mountiso/mountiso64.exe \
                                                        newc:grubenv:($dev,1)/grub/grubenv \
                                                        newc:Winpeshl.ini:/MultiOS-USB/config/windows/Winpeshl.ini
                        echo Loading boot.wim complete, booting...
                }
        fi
done
4、他启动PE用的是loopback iso之后,用mountiso32/mountiso64(不知道是不是Mexit自己写的)注入到PE.ISO中,通过Winpeshl.ini启动mountiso.exe,这个实用性太窄了,如果不是用的Winpeshl.ini作为启动脚本怎么办?而且这种方案挂载PE.ISO,应该也会导致不能脱盘运行,某些场景很不方便。对于非WIM的PE不支持,比如XP PE不支持。国内有g4d/g4e/魔改版grub2,搭配map、ntloader、ntboot等方案很轻松地启动各种PE,还有ventoy/grubfm方案,要远比这个MultiOS-USB好用。
5、他启动linux用的是grubfm类似的方案,但是不支持partnew方案,因此对于原生不支持iso启动的linux发行版就不行了。似乎也不支持linux解开启动。

该软件2020年就开始开发,5年了对于PE的支持还是这么差,技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启动PE.ISO的方案了,如果仅仅用来启动PE.ISO/PE.WIM,适用范围太狭窄、兼容性太差,软件的上限目前来看很低,远远达不到国内启动方案的目标,继续研究用它启动PE.ISO/PE.WIM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5-2-7 21:10:28 | 只看该作者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7 20:10
我看了下,这个修改WIM插件里面的BCD文件重新打包的话是简单的。
不过如果是启动ISO文件的话,动态修改 ...

应该可以预置一个开了highest mode的bcd,生成虚拟盘的时候替换原ISO上的bcd吧。
然后给用户选择的权利,万一预置的bcd不行,还可以选择不替换原ISO里面的bcd。
当然我也只是提个建议,只改wim插件的bcd其实已经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5-2-7 21:08:18 | 只看该作者
不点 发表于 2025-2-7 20:28
我也顺便提一个改进建议吧。

在启动 grub4dos 或某个操作系统之前,先执行 terminal_output console  ...

这个已经加过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5-2-7 20:28:24 | 只看该作者
longpanda 发表于 2025-2-7 17:36
后面版本我改下试试。

我也顺便提一个改进建议吧。

在启动 grub4dos 或某个操作系统之前,先执行 terminal_output console 命令,退出图形模式,这可以解决花屏问题。

点评

这个已经加过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7 2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5-2-7 20:10:46 | 只看该作者
wintoflash 发表于 2025-2-6 20:34
可不可以解决下 UEFI 启动 WinPE ISO 分辨率低的问题?
已经有很多多人报告过了,例如
http://bbs.wuyo ...

我看了下,这个修改WIM插件里面的BCD文件重新打包的话是简单的。
不过如果是启动ISO文件的话,动态修改启动阶段的BCD参数是不太容易的。

点评

应该可以预置一个开了highest mode的bcd,生成虚拟盘的时候替换原ISO上的bcd吧。 然后给用户选择的权利,万一预置的bcd不行,还可以选择不替换原ISO里面的bcd。 当然我也只是提个建议,只改wim插件的bcd其实已经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7 2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5-2-7 17:36:38 | 只看该作者
wintoflash 发表于 2025-2-6 20:34
可不可以解决下 UEFI 启动 WinPE ISO 分辨率低的问题?
已经有很多多人报告过了,例如
http://bbs.wuyo ...

后面版本我改下试试。

点评

L大,我一直是ventoy+grub4+grub2fm合盘使用的,在使用中发现经grub4菜单引导ventoy,然后再用ventoy启动ISO镜像,此时WinPE的分辨率为grub4菜单设定的分辨率,这样不用改ISO镜像的BCD就可以解决分辨率低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天前
我也顺便提一个改进建议吧。 在启动 grub4dos 或某个操作系统之前,先执行 terminal_output console 命令,退出图形模式,这可以解决花屏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7 2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5-2-7 14:51:14 | 只看该作者
834772509 发表于 2025-2-7 14:39
关于ISO内文件的大小写我一直有个疑问,里面的文件是大写好还是小写兼容性更好?那个ISO 9660文件命名格式 ...

这个其实不用太在意,iso9660是大小写不敏感的。只是grub2对test和通配符的实现有问题。
不知道怎么样更好的话和微软官方iso保持一致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5-2-7 14:3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于ISO内文件的大小写我一直有个疑问,里面的文件是大写好还是小写兼容性更好?那个ISO 9660文件命名格式也不知道选哪个兼容性更好

点评

这个其实不用太在意,iso9660是大小写不敏感的。只是grub2对test和通配符的实现有问题。 不知道怎么样更好的话和微软官方iso保持一致就行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7 14: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5-2-7 10:54:05 | 只看该作者
wintoflash 发表于 2025-2-7 06:21
你这已经成功进入系统了。
跟引导器已经没关系了。
出现这个报错说明这个PE的启动流程和标准的不一样, ...

感谢W大,MultiOS-USB完美成功引导PE_A.S_O…的版本。感恩您!

grubFM也有这现象,如有更新版本,我再下载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5-2-7 06:21:48 | 只看该作者
chen463 发表于 2025-2-6 22:07
手脚反应动作慢,只抢拍到这一个画面,有多个…。最后S机
花了一点时间测试,原来K大的PE双用户A.S.O…. ...

你这已经成功进入系统了。
跟引导器已经没关系了。
出现这个报错说明这个PE的启动流程和标准的不一样,不执行挂载iso就行了。
删掉这三行。

点评

感谢W大,MultiOS-USB完美成功引导PE_A.S_O…的版本。感恩您! grubFM也有这现象,如有更新版本,我再下载测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7 10: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5-2-6 22:0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n463 于 2025-2-6 23:13 编辑

手脚反应动作慢,只抢拍到这一个画面,有多个最后S

花了一点时间测试,原来K大的PE双用户A.S.O….版本,不适用boot windows pe from iso(loop)方案启动该PE.ISObat不能执行。
需使用boot for(map),才能启动成功。

以前我一直使用G4E-RUNventoy启动PE,没发现这情况,现在因测试MultiOS-USB启动失败,才发现区别。

2025-02-06_1K.png (561.88 KB, 下载次数: 2)

2025-02-06_1K.png

点评

你这已经成功进入系统了。 跟引导器已经没关系了。 出现这个报错说明这个PE的启动流程和标准的不一样,不执行挂载iso就行了。 删掉这三行。 [attachimg]554046[/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7 0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5-2-6 21:57:49 | 只看该作者
chen463 发表于 2025-2-6 21:44
http://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8856&extra=page%3D1

K大这个PE您下载测试看看

我不喜欢猜谜。

点评

手脚反应动作慢,只抢拍到这一个画面,有多个…。最后S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6 22: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5-2-6 21:44:35 | 只看该作者
http://wuyou.net/forum.php?mod=v ... &extra=page%3D1

K大这个PE您下载测试看看

点评

我不喜欢猜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6 2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5-2-6 21:34:33 | 只看该作者
chen463 发表于 2025-2-6 21:18
相同的PE,Grubfm有选项,map方案成功,另一win PE方案启动也是失败的,跟MultiOS-USB一样情况。
测试不 ...

你说的“失败”具体是什么现象?报什么错误?
笼统地说“显示错误信息”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PE里面使用批处理.bat来处理驱动,似乎不被接受,全部被排除安装失败。

没看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5-2-6 21:18:50 | 只看该作者
wintoflash 发表于 2025-2-6 20:39
你这个测试有问题,应该是另有原因导致了启动失败,比如U盘问题等。
grubfm也是grub2,用来启动iso的方 ...

相同的PE,Grubfm有选项,map方案成功,另一win PE方案启动也是失败的,跟MultiOS-USB一样情况。
测试不能只拿单人制作的一个PE做结论,我是拿多人的不同的PE在测试,才发现有此现象。

例如:L大的Pe里面的\sources\BOOT.WIM大写,是无法在菜单上显示的,修正小写后,便能成功显示并启动成功。
例如:KO大的PE,3个版本都非常顺利的启动,因制作方案单纯化。
例如:K大的PE,因多样化且版本众多,制作方式也有不同,就容易出现有些成功,有些启动失败。
但是失败的PE切换以不同的方案来启动,如G4E-RUN却成功,VENTOY也成功,证明这U盘的PE没问题,是启动方案不适用。

点评

你说的“失败”具体是什么现象?报什么错误? 笼统地说“显示错误信息”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没看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6 2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5-2-23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